本年度關注目標:
1. 透過合作學習,提升學生協作能力。
2. 教授學生不同的思考策略,提升思維能力。
3. 發展校本跨科目課程,提高學生的思維及自學能力。
4. 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及推廣不同類別課外讀物的風氣,培養學生自學精神。
中文科課程長期目標:
小一至小三 |
認識語文學習基礎知識(字、詞、標點符號、遣詞用字、篇章、常用工具書); 聆聽普通話話語中的訊息,分析內容,作簡單評價,理解音像材料所傳的訊息; 普通話發音吐字清晰,語言自然,能運用不同的方法,結合生活和知識,協助說話; 多聽多說普通話,聽得完全,說得清楚; 從不同來源閱讀不同類型的材料,理解其內容,作出分析、評價; 少默書,多認字,多識字; 多閱讀富趣味性的文章,喜愛閱讀; 以普通話朗讀各類型作品; 多誦讀淺易文學作品,體味韻律,感受意象之美; 培養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書寫習慣,如書寫規範、端正、整潔; 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書面語寫作,增強現代漢語的寫作能力; 培養道德認知、意識及判斷力,從而促進自省,培養道德情操; 培養良好的思維素質; 培養運用漢語拼音或注音符號的能力,以提高自學能力。 提高語文自學興趣; 增強學生聽說普通話能力,培養其良好的聽說態度; 提高學生對中國文化的認識。 |
小四至小六 |
認識語文學習基礎知識(字、詞、標點符號、遣詞用字、篇章、常用工具書); 按需要剪裁該說話的內容,有組織地表達出來; 按情境選擇得體的用語表達,能運用勢態語,主動發言討論,尊重他人的不同意見; 以普通話朗讀各類型作品; 增強學生聽說普通話能力,培養其良好的聽說態度; 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,如書寫工整、行款整齊、文本整潔; 閱讀不同類型的文章,辨識不同性質的表達方法,如描寫、抒情、說明、議論點; 因應對象,運用適當的格式和用語,寫出不同類型的文章; 多讀多聽,積累詞彙和生活體驗;多說多寫,增強普通話說話和寫作信心; 體會讀寫之樂和審美情趣; 透過閱讀養成思考的習慣,有提出問題的意識,能運用想像力、發揮創意; 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書面語寫作,增強現代漢語的寫作能力; 提高學生對中國文化的認識; 培養道德認知、意識和判斷力,從而促進自省,培養道德情操; 培養批判性、創造性思考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; 培養運用漢語拼音或注音符號的能力,以提高自學能力。 培養獲取知識、建構知識、運用知識,提高語文自學的興趣。 |
中文科校本課程簡介
- 中文科致力提升學生讀寫聽說能力、思維能力、審美能力及自主學習能力。同時,科組亦着重從小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及建立積極的自學態度。
- 中文科會透過多元化的活動引導學生在體會文字之美之外,學習品德情意及中華文化,如一年一度的中華文化日、中華文化課程等。
- 中文科重視學生粵語及普通話口語能力發展,於小一至小四推行「普通話教學中文」計劃;為培養思維及批判性思考能力及銜接中學課程,小五、小六課程會以粵語教授。
- 本年度中文科特別加強說話訓練,教導學生說故事、角色扮演、口頭報告、演講等,讓他們可以緊扣主題,有條理地表情達意,藉此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及組織能力,同時加強自信。學校亦會推薦具潛質的學生參加「田小司儀」培訓,安排受訓學生在學校活動中擔任小司儀,發揮潛能。
- 中文科組一向鼓勵自主學習,除讓學生參與全港性網上閱讀計劃,如「快樂閱讀花園」、「篇篇流螢網上閱讀平台」等,亦會利用網上學習平台發放課業,提升學生應用資訊科技的能力。
- 中文科組積極推動學生創作,每學段均會設計有趣的寫作題材,鼓勵學生自由發表,提升學生對寫作的興趣。